當前位置:首頁>新聞公告
疫情如火。當國家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并作為甲類傳染病管理時,就意味著此次疫情異常嚴峻,疫毒傳染性強。疫情就是命令,大疫當前,醫護人員只有一種選擇,沖鋒陷陣,與疫毒決戰到底!
一、自覺運用黨的思想武器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講話時明確指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堅守崗位,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及時發聲指導,及時掌握疫情,及時采取行動?!叭齻€及時”為全國疫情防控干部指明了疫戰方向。疫情突如其來,許多防控環節一時難以夯實,部分一線人員一時難以適應,這就需要領導干部第一時間站出來,以敏銳的眼光,發正確的聲音,用習近平總書記“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第一位”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統一大家的意志。只要疫區人民需要,任何黨員干部都必須挺身而出。疫情每日都在變化,切斷疫情傳播途徑是疫戰關鍵。深入研判疫情,盡早掌握疫情規律,在調查研究基礎上作出正確決策。疫戰不能貽誤戰機,在疫情輸出的第一個潛伏期,必須及時采取最有效措施,聯防聯控,遏制疫情。
疫戰是一場阻擊疫情的全民整體戰,也是一場全面考驗各級干部的實踐戰。在疫情防控實踐中,首先要實事求是。善于遵循疫情傳播規律,勇于尊重疫情客觀實際,在疫情防控中認清疫情本質,在主動疫戰中增強防控本領。一地有一地的疫情實際,一區有一區的病例特點,新的疫情開始階段沒有現成規范教條可循。這就更需要領導干部靠前指揮,不等不靠,理論聯系實際,竭誠盡智,支管用的招,求實用的效。其次要解放思想。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上,既要不折不扣執行各種可供借鑒的規范流程,也要緊密結合當地實際,不受一些明顯滯后的條條框框束縛,敢于擔當,先行先試。林州市市委、市政府在抗疫之初,即決定我院另建相對獨立、流程合理的隔離病區,歷經一周即建成投入使用。
二、靈活運用醫學理論武器
人類發展史實際上是人類與傳染病作斗爭的抗疫史。疫魔一次次來襲又一次次被人類征服。一次次疫情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疫毒不會從天而降。疫情再變,傳染病共性規律不會變,流行過程的三個條件不會變(即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病程發展階段性不會變(即潛伏期、前驅期、癥狀明顯期、恢復期)。幾乎所有傳染病,隔離都是最管用的一招。此次疫毒隨著人流傳播,科學控制人流才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在傳染病學理論指導下,林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在深入剖析疫情防治環節的基礎上,決定立即整合我院門診資源,把發熱門診分為疫區發熱門診和非疫區發熱門診。兩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兩套互不交叉的隊伍,分別接診來自疫區或有接觸史的發熱患者與沒有接觸史的發熱患者,分設通道,分類檢查,流程涇渭分明,預檢分診有序,實行首診負責,有效降低了所有發熱病人混在一起難免交叉的感染風險。
國家在疫情防控緊要關頭先后出臺了數版新冠肺炎診療規范,對疫情診斷治療工作發揮了很強的指導作用。但是診療規范不能套用,在臨床實際診療工作中,面對千變萬化的病情,必須結合每例病情實際作出正確診斷與治療。每年冬春之交都會有諸如流感、普通感冒、支氣管肺炎等一些呼吸道疾病發生。目前,這些發熱疾病混雜于這場疫戰中,給臨床鑒別診斷帶來了一些困難,無論是有無流行病學史,還是肺部有無炎癥陰影,對于一位位個體患者來說,都很難用“一加二”或“零加三”診斷公式百分之百明確診斷,不可能一例例發熱病人都定“疑似”,不可能一例例可疑病例都做核酸檢測。針對這種不能漏診又不能誤判的臨床實際,我院決定成立三級會診組,認真推敲、集思廣思。流行病學史問清到人,發熱了解動態變化,血象聚焦淋巴細泡,肺片對比典型陰影,在疑診從寬的理念指導下,把好每一例發熱患者診斷關。
三、切實運用抗疫醫療武器
作為疫病救治定點醫院,如何積極救治好一例例病人,抗病毒藥物是主要武器彈藥。一方面,我們按照診療規范指南選用藥物,一方面只要定為疑似病例,首先在抗病毒上做文章,必選抗病毒藥及中藥。充分借鑒傳統溫病學中的驗方,辨證施治,求精求效。我院作為一所綜合性縣級醫院,雖作為疫病定點醫院,但疫病之外的普通病人一天也沒有停止收治。在疫情來臨的時刻,如何保護好普通病人,如何保護好一線醫護人員,這也是同等重要的防控任務。醫院防控失守,醫院就等同于疫源地,因此嚴格消毒與有效防護就是醫院疫戰的兩大盾牌。
小小新冠病毒,雖傳染性強,但生命力并不超乎尋常,傳統的消毒方法即可把病毒趕盡殺絕。疫情來過就等于病毒來臨,必須拿起高效的消毒武器,用規范的消毒方法,讓病毒死無藏身之地??挂叩谝粫r間,我院即按照上級要求決定成立專門消殺隊,安排專人負責每日督導,空間上不留死角,時間上不留空擋,立體式全方位消殺、消殺、再消殺。
在嚴格消毒前提下,醫院所有人員的有效防護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堡壘安全網。一位醫護人員被感染就會給全體白衣戰士的心理投下陰影,一位普通病人院內感染,也會給當地疫情防控帶來很大壓力。林州市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到醫院一線慰問,無數次叮囑督促我院做好消毒與防護。圍繞防護這一艱巨任務,我院在抗疫首戰中就成立了專門的防護隊,一線人員標準防護,其他人員一級防護,所有空間開窗通風,一切人員防護到位再上崗,而且確保全程防護,做實雙向防護。
面對復雜變化的疫情,有可能病人之外存在病原攜帶者,有可能不發熱輕癥來院就診,有可能今天是家屬明天就是病人。在充分認知“三個有可能”疫情實際基礎上,我院進一步細研每個就診環節,優化每項醫療流程,嚴防嚴控,防止交叉。在抗疫過程中提出“八個不交叉”理念與要求,在診療及防護細節上嚴而再嚴,筑實筑牢。病人之間不交叉、病人職工不交叉、病人家屬不交叉、一線二線不交叉、醫生護士不交叉、臨床后勤不交叉、職工之間不交叉、醫學觀察不交叉。合理劃分區域,不留聚集機會,整合崗位人員,限制活動范圍。臨床一線三區(即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明確,全副武裝,頻繁消毒。同時開設職工休息區,單人單間,三餐配送,安排專人每天進行電話溝通,關懷到位,遇有情況問題及時排查解決。
大疫即大戰,大災即大考。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在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正確指導下,聯防聯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我們相信,用好正確的黨的思想武器,白衣戰士定能堅守陣地、護佑生命,用好科學的醫學理論武器,醫護人員定能共克時艱、不辱使命,用好精銳的抗疫醫療武器,一線隊伍定能戰勝疫魔、凱旋而歸。我們堅信,有黨的堅強領導,有人民的廣泛參與,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能早日打贏。